近日随机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从来没有使用过114查号台的消费者少之又少,114查号台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仍然如119、110、120等老幼皆知的特服号一样“神圣”。然而同时,人们对114查号台的依赖程度相比从前已经大打折扣了,由于种种原因,本应作为公益性服务项目的114查号台,近几年却因归属固网主导运营商而引发出一系列问题。一年前,曾有业界人士将其形容为“尴尬的114”,时至今日,这种局面依然没有改变,尴尬仍然在全国各地继续上演。
尴尬之一:114查号台事实上已具有很强的公益性,现在却因归属固网主导运营商而成为盈利机构,由此自然具有竞争性和垄断性,这和114查号台自身应具有的公益性存在很大矛盾。
时至今日,我们还是要强调114查号台具有的很强的公益性,它一旦归属某一方,则自身原有的公益性就相应地改变了,占主导地位的运营商自然会从自身利益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出发而非公益性服务的角度出发来经营114查号台,由此便很容易形成不正当竞争并淡化查号台的责任和义务。这是114查号台面临的首要尴尬,即114查号台现有的功能和自身应具有的公益性特征已背道而驰。
尴尬之二:114查号台本应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简便服务,但由于主导运营商并不提供非主导固网运营商的电话号码,致使用户有时不得不要同时记住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和中国铁通3家运营商的查号台号码,简便的114查号台用起来却麻烦多多。
正是这种分别提供的体制造成了查号服务的效率低下,服务质量难以保障。本应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的114查号台今非昔比,引起部分消费者的不满,这对于主导运营商提高114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然是不利的。
尴尬之三:114查号台因具有垄断性而引发一些社会问题。比如近期,两家开锁公司状告114查号台及7家单位垄断,尽管以败诉告终,但影射出的社会问题却引人深思。
如果114查号台一味地搞这种“暗箱操作”,势必就会带来不公平竞争,也为市场的扭曲发展提供了存在的“温床”,而这非常不利于市场良性竞争机制的形成。114问题好比互联互通问题,两者其实都是世界性的难题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