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于2004年11月1日前修改有关规定,调整国产集成电路产品增值税退税政策,取消“即征即退”的规定,并于2005年4月1日正式实施。[全文]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2000年至今,国内芯片产业投入资金已经突破100亿美元,超过了过去50年投资总和的3倍;并且陆续形成了上海、北京、深圳三个大规模的芯片制造基地;华虹NEC、中芯国际、宏力半导体、上海先进等“国姓”芯片企业也在此间相继成形。 [全文]
  处于事件旋涡之中的国内芯片厂商却在此时明显持观望态度并三缄其口。沉默,或许是在事件尚未水落石出之时国内厂商所能采取的最佳方式。[全文]
      网易科技调查
取消退税对国内半导体产业有什么影响?
对企业将带来致命打击;
有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
没有太大的影响;
不便评论。
投票结果

发表评论

策划制作
刘阳 010-85180163-8215
      半导体争端
中美双方争端的缘由

  引起这场争端的起源是旨在发展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的中国国务院2000年18号文件和2002年51号文件。2000年,国务院颁布《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即18号文件),规定在2000年6月至2010年年底期间,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生产的集成电路产品,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6%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所退税款由企业用于研发集成电路产品和扩大再生产。2002年,国务院51号文件进一步规定,对部分芯片企业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

美方的反驳理由

  我国的遭到了以美国半导体协会(SIA)为首的6家电子行业协会的异议。

  他们认为,中国海关对进口芯片产品课征17%的进口环节增值税,中国国内厂商则可以通过上述税收规定获得11%-14%的增值税退税额,甚至可以退还进口投入品的增值税,由此赢得了10%左右的降价空间。这种做法构成了对进口半导体的歧视,违背了世贸组织的国民待遇原则。在2003年5月的世界半导体理事会第七届会议上,美国半导体协会提出中国半导体国内厂商增值税退税政策违背国民待遇原则,中美半导体税制争端就此拉开帷幕。

  鉴于包括集成电路产品在内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正在迅猛增长,2003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全行业销售收入1.88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34%,规模居世界第三;利润总额达1000亿元;中国大陆部分企业在半导体制造与资本投入方面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中国政府还计划在2005年之前向半导体产业投资100亿美元,一些国外芯片厂商对此颇感恐慌,狙击新兴竞争对手就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大事。

中美近期较大争端

中美无线局域网标准的争端

美国终裁中国彩电存在倾销

      中美半导体争端文章
· 明年4月1日取消即征即退 中美芯片税制纠纷解决
· 芯片退税案尘埃落定 我国将取消即征即退的规定
· 中美就芯片退税签备忘录 中方修改相关规定
· 中美芯片纠纷和解后中国芯片业下一步如何走
· 国内芯片厂商持观望态度 讳言"取消退税"政策
· 中美半导体贸易争端缓解 美方将撤回世贸诉讼
· 中美双方就半导体增值税退税争端达成协议
· 欧盟及日本欲加入中美集成电路增值税磋商
· 中国正研究欧盟与日本提出集成电路磋商请求
      半导体行业新闻
· 英特尔将于2005年推出拥有10亿个晶体管芯片
· 中美关于中国集成电路增值税问题达成协议
· 日冲电气公司在中国新增两家半导体办事处
· 中国将制订符合世贸的半导体业新优惠政策
· 诺基亚和意法半导体首推拍照手机SMIA标准
· 商务部质疑美方中国即将取消芯片退税的声明
· Gartner预测今年半导体设备开销额将达448亿
· Gartner: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将达448亿美元
· BCD半导体投资10亿美元 在上海新建两晶元厂
· 美贸易代表署:美中和解有关半导体贸易争端
· 5月全球半导体芯片销售额创下3年半以来新高
· 原有代工模式将被打破半导体巨头全面深入中国
· 日本巨头扎根中国 瑞萨半导体管理公司成立
· 日本最大半导体公司瑞萨科技600亿日元砸向中国
· 全球第三大半导体巨头瑞萨科技中国再发力
· 深科技与美资建半导体封测项目 总投资$2.8亿
· 现代半导体推4Gb和2Gb DDR2内存条 即将量产
· 英特尔将向一中国企业转让半导体生产技术
· Gartner:2004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将增长33%
· 中芯:中国半导体业上升景气将持续到2008年
· 开发尖端半导体技术 日本定五年研发计划
· 因为缺水北京难圆硅谷梦 半导体能否振兴
· 2003年中国市场二十大半导体供应商排名
· 集成电路设计业成规模 半壁江山由9公司占据
· 中国成集成电路重要市场 已进发展最好时期
· 台湾半导体之父:内地优势在于高水平人才充沛
· 信产部产品管理司:加快软件和集成电路发展
      我国的产业政策

  中美半导体税制争端涉及的仅仅是一个产业,其最终结果如何,取决于双方的经济政治实力、掌握运用世贸组织规则的程度以及国际谈判艺术,但它所引发的思考却不止于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许多领域推行了内容广泛的产业政策。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旨在选择主导产业、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产业发展政策成为中国产业政策的主旋律,我国也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的产业发展政策具体政策工具。毫无疑问,只要民族国家还是国际政治的基本单元,发展国内产业、维护民族资本利益就是主权国家政府天经地义的责任。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日,商品、资本、技术、信息和人员的洪流正将昔日彼此分割的各国市场日益紧密地联结成统一的世界市场,各国国内经济政策与其对外经贸的互动作用日益突出,贸易伙伴的反应常常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国国内经济政策的可行性,日本最大贸易伙伴——美国对其经济政策的影响就是一个突出范例。因此,各国在制订任何一项产业发展政策时,都不能不顾及该政策对其贸易伙伴的影响及其可能作出的反应。事实上,我们已经是全世界名列前茅的贸易争端目标国,且贸易争端数目还在不断增长,而且我们遭遇的贸易摩擦正在向深层次发展。要考虑我国产业发展政策的可行性,就应当未雨绸缪,深入研究其与主要贸易伙伴贸易政策的矛盾。我们推行产业发展政策的具体措施必须与我们的国际义务一致,学会运用国际规则来达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