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并二”缘起国资委流失?
为这事头疼的并非仅仅只有信息产业部,国资委也感到大为棘手。今年年初,国资委曾经派工作组到广东调查手机资费价格战的状况。据说,促使国资委排出工作组的导火索是广东联通在今年1月出现了6000万元的营业收入下降。
广东联通的对手也同样遭到了损失。广东移动一位经理承认去年广东移动由于打价格战损失了24亿元人民币。他随后加上了这么一句话,“可是不打损失更多。”
2003年各大电信运营商的业绩增长因此放慢了前进的步伐,危险的信号开始出现。 投资银行分析人士担心,尽管2003年中国移动的每股收益再次登上了新台阶,但是由于受到移动通信行业增速放缓,竞争日益激烈的影响,未来业绩提升空间有限。
中国移动也在抱怨,“移动运营商价格在价格上频频出击,客户数量虽然越来越多,可是每个客户的平均收入却越来越少,尤其一些欠发达地区,移动通信运营商不惜以低于成本的资费争取客户,出现了“增量不增收”的状况。 此情此境,也难免国资委不得不为各家电信运营商之间的“对冲”而担心国有资产流失。
两年前一幕仍然历历在目。一句关于单向收费的传言引得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香港股价大跌,中国移动为此损失了1000多亿港元的市值。时任信息产业部部长的吴基传不得不出面澄清,“金口救市”,这件事曾经使得决策层大为光火。
现在,一切都显得格外小心翼翼。上述消息人士透露,国资委在4月抛出的国有电信运营上“四并二”方案,也是一个权宜之计。[原文作者:《南方周末》驻京记者 程涛,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