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高峰快递业猛增40万"临时"小哥 工资提两倍
(原标题:双十一高峰快递业猛增40万“临时”小哥 工资提两倍)
“双十一”的购物热潮从今日凌晨正式开启,快递行业作为电商末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将迎来自己的行业旺季。新京报近日从国家邮政局获悉,为应对“双十一”旺季高峰,快递企业普遍增加了人员队伍,企业通过员工亲属、劳务外包、聘用临时工、钟点工等方式,临时补充了近40万人。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预计今年的“双11”旺季高峰,全行业处理的邮快件业务量将达到28亿件。百世方面告诉记者,每年9月,进入快递行业旺季,各快递企业为应对“双十一”这样的行业高峰期,会考虑补充劳动力,补充人员来源多样,有的是外包、有的是员工借调、亲属来帮忙也是常见现象。
上阵“夫妻档”,快递员旺季工资提高2倍以上
“去年是我表哥来帮我,送了一天怎么都不愿意去了,说太累。”孙磊是申通石家庄市东开发区东开分部的快递员,他告诉记者年年双十一都是他们最累的时候,有限的人手,要面对高峰期不停的收货、卸货与送货,所以不得不请求亲戚朋友来帮忙。
“双十一”前一个月,孙磊正愁今年双十一该如何运送大量快递时,他妻子主动向他表示,愿意在双十一的时候帮助孙磊。“我妻子跟我提了好多次,前几天正式把假请好了。”孙磊告诉新京报记者,他的妻子是石家庄某医院的医生,为了帮他度过“双十一”的旺季考验,请了5天假帮助孙磊完成“双十一”的快递运送任务。
申通方面表示,据不完全统计该公司“双十一”期间增加人员将超过4万人,主要用于分拣中心、末端等一线非专业和技术性岗位,对相对专业的岗位提前进行岗位培训,培训合格后上岗。双十一期间一线人员除了奖励津贴外,基本工资多劳多得,基本会提高2倍以上。
“今天上午我会领她去各个片区熟悉一下场地,下午就开始分头行动了。”孙磊称,“双十一”期间,也会有同事请亲戚朋友来帮忙,网点也会急招一部分快递员,“公司不允许压货,所以每个双十一我都在不停卸货、送货,多数情况买个煎饼边走边吃就当午饭了,不这样咋能叫’双十一’”。
多家快递企业:高峰临时增加人手为常态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预计今年的“双11”旺季高峰期将从11月11日持续至18日。高峰期间,全行业处理的邮快件业务量将达到28亿件。同时,行业为应对末端问题采取相关举措,包括,加强了末端人员、场地、车辆储备,增强应对旺季高峰的能力。特别是在人员方面,临时补充了近40万人。
不仅增加快递工作人员数量,快递企业与邮政、交通运输、商贸等企业将开展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最大限度发挥社区8万多个末端综合服务站和38万组智能快件箱功用,弥补末端投递能力不足。
新京报记者就求证百世、韵达、申通、中通、圆通、顺丰各家快递公司,其中百世、韵达、申通均正面表示,为应对高峰,临时补充快递人员属实,近年随着电商的发展,快递需求日益上升,临近高峰期,快递公司常会和第三方服务公司合作,增加人手。
“末端网点确实会补充一些快递员,对我们来说更大一部分人手会增加在转运中心。”百世方面表示,随着科技赋能,物流仓储、转运中心,都在不断自动化升级,但人依旧必不可少。百世方面指出,在转运中心增加人手,最关键的是“盯”一个工作,即快递从车上卸下被放置上自动分拣线,机器不能保证所有快递的电子面单是朝上的,这些人员需要帮助快递“翻面”,以便机器能够扫到快递上的电子面单。
中通方面称,除人员等准备外,已在全网投入车辆超万台,其中自营干线车辆4950台,包括高运力卡车超过3150辆,不仅如此,中通还投入1000多辆带有L2.5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沃尔沃高运力卡车,可实现动态转向、碰撞预警等功能。
快递总量不断上升,专家称需换道发展
“从全国范围来讲,补充40万人的数据不算多。”快递专家赵小敏表示,40万人数的预估应该包括临时借调的人员数量、末端的快递员数量、司机数量等。增加人手为了应对突发情况的发生,目前大部分地区、公司都会增派人手。
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曾指出,今年快递业务总量有望超过600亿件。截至2018年,我国已经成长为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新兴寄递市场,包裹快递量超过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总和,对世界增长贡献率超过50%,已经成为世界邮政业的动力源和稳定器。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还提到,今年“双十一”期间快递业务量28亿件的预计数量,几乎超过2018年(18.8亿件)近10亿件。各企业为应对短期激增业务量,需要增加人力、运力等产能投入,反之可能出现爆仓等问题。
杨达卿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对一线网点来说,“双十一”带来快递业务量的增加,也意味着现金流的改变,快递企业“乐此不疲”。随着三、四线城市和农村电商市场日趋活跃以及跨境电商市场的发展,快递行业需要(寻求)换道发展,改变劳动密集型的发展困境,加速在仓、运、配等环节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用科技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
新京报记者 程平 陈维城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 162070女孩1个月网购退款624笔被淘宝告了!赔偿万元
- 251832美国媒体质疑:英国首相用华为自拍是不是故意的
- 328735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正寰:外国人做不到的,中国人做到了
- 417192英国首相持华为P20 Pro自拍 官方:非本人的手机
- 514420外媒:特斯拉超比亚迪,成全球最大电动车制造商
- 611082爆红古风博主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大V网友吵翻天
- 710940高通暗怼华为、三星:某些公司仓促上马集成5G
- 810517孙正义:马云不是编程或法律专家 但他知道如何用人
- 110205王石谈华为创始人任正非:非常"狡猾"非常不动声色
- 28626华为智能眼镜开售:能接电话能听歌,1999元起
- 32706外媒:特斯拉超比亚迪,成全球最大电动车制造商
- 42316美国媒体质疑:英国首相用华为自拍是不是故意的
- 51862孙正义:马云不是编程或法律专家 但他知道如何用人
- 61672杨振宁的最后一战:为何坚持反对建超大对撞机
- 7651实测美国手机信号到底有多"捉急" 地铁根本没信号
- 8594李斌:蔚来销量少不是卖得不好,是没生产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