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9月,中国科学院可可西里综合科学考察队将开始为期40天的考察活动,考察队将首次穿越无人区,届时,央视将全程跟踪报道此次科考活动。8月15日,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集合相关人员召开策划会,央视报道组成员、提供通信支持的中国联通人员、合作媒体搜狐网站人员以及中科院可可西里科考队的部分专家出席了会议。
据科考队队长,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丁林研究员介绍,本次考察将历时40天,行程超过1万公里,一次性穿越羌塘、可可西里、阿尔金3大自然保护地,越过班公-怒江,金沙江,昆仑山3条重要板块缝合带,途径纳木错、色林错、令戈错、多格错仁、乌兰乌拉湖、西金乌兰湖、可可西里糊、鲸鱼湖、阿其克库勒湖、阿牙克库木湖等青藏高原最主要的10个大湖,由16位中科院8个学科的专家对上述地区进行综合考察,首次向世界揭示无人区的几十个鲜为人知的科学问题。专家指出,这一路线将“穿越”多种气候带,可见火山、温泉、高原喀斯特、冰川冻土等多种地貌类型。沿线经过地质类型中的缝合带与构造带,综合科学考察价值较高。
央视科教频道将集中精兵强,全程跟踪报道此次科考活动。前方记者和后方编辑紧密配合,以现场报道、专家访谈等形式多样的表现方式,跟随科考队的脚步,连续40天在黄金时段每晚播出一集节目,引领观众走入神秘的可可西里,了解那里的神山圣水、风土人情、丰富矿藏,以及动植物资源。
可可西里,藏语意为“美丽的少女”,是指处于青藏高原腹地,以可可西里山为主体,唐古拉山脉以北,昆仑山脉以南的广袤的高海拔中低山、丘陵和湖盆平原区。这里平均海拔5300米,高寒缺氧,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虽然我国科学家数十年来也曾多次涉足这一地区,但由于各种各样条件的限制,迄今没有一支科考队到达2万多平方公里的可可西里核心地带。我国科学家此次对可可西里地区进行大规模科学考察,将是人类首次穿越可可西里核心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