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费节约高达30% 南京五万手机将成"对讲"机

   南京5万手机用户今年底明年初有望开通对讲功能,话费能比现在节约30%左右,更重要的是这种通话方式不会产生长途、漫游费用。

  所谓“一键通”实际上就是集成了对讲机功能的手机,用户只要按下手机上的对讲键,就可以与任何地方的群组或个人直接进行通话。与对讲机通话范围局限在几公里甚至几百米内不同,只要是在移动GPRS和联通CDMA网内,都可以使用手机“一键通”功能,实现对讲机无法提供的漫游对讲和长途对讲功能。

  在通话资费方面,虽然具体资费标准尚未出台,但从目前情况看,由于这种通话方式是通过数据网进行传输,所以用户只需支付GPRS或者CDMA1X的业务功能使用费,那么即使异地通话也不会产生长途、漫游费用...[全文]

 □“一键通”的意义
节约用户资费 抗衡小灵通 提高数据网络利用率 可打开企业通讯市场
  以通过GPRS实现一键通业务的用户为例,一般情况4M的GPRS流量,大约可按1000次对讲键通话,而20元的4MGPRS使用费换成话费,大约最多能通话100分钟左右,专家核算两者预计对讲手机大约能便宜30%左右。而且异地通话不会产生长途、漫游费用。   “一键通”使手机资费进一步下降,而且有异地通话与本地通话资费一样的优势,可以对抗小灵通。价格优势加上网络优势,将使小灵通对移动运营商的威胁大大减弱。   虽然移动的GPRS和联通的CDMA1X都已推出许久,然而截止目前仍有巨大数量的用户因为没有移动上网需求等没有使用到数据业务,“一键通”的推出等于用新型语音业务来减少了移动运营商数据网络的低利用率。并且“一键通”还能提高移动运营商的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值。   今年5月,北京电信公司已经开始在某些集团内部开始使用一种基于PAS技术的小灵通。集团办公机构楼宇内部对移动通讯存在巨大的需求,然而普通手机的终端和费用过高,对控制成本极为不利。如果有了“一键通”业务,移动运营商便可以挤进巨大的企业市场,而且并不受楼宇范围限制。
 □延伸阅读
·北京电信开通集团业务 与网通抢食固话市场
·测试“一键通”手机PTT业务 运营商暗自较劲
·广东移动密试一键通 最快今年年底推对讲手机
·FCC称:"一键通"遭遇Wi-Fi 可能带来监管难题
·摩托罗拉"一键通"手机近几周将会在亚洲推出
·调查显示:美国手机用户期待一键通等新功能
·四大手机巨头共同开发"无线一键通"市场
·诺基亚和广东移动试点 GSM/GPRS一键通服务
·广东7月推"一键通"资费比普通手机低逾1/3
·手机厂商和运营商催热PTT 一键通有两大难题
·一键通市场前景乐观 普及受阻过高终端门槛
·"一键通"明天起在广东试用 细数其三大优劣势
·宁波电信推"一键通" 拿起话筒就能找到指定人
·移动联通争先测PTT网 首款一键通手机亮相
·"一键通"热门程度仅次于3G 联通移动已测试
·一键通远程通话无限制 两大阵营导致标准分歧
·能提高运营商ARPU值 诺基亚"一键通"的加减法则
·诺基亚力推PoC无线一键通 不能取代移动电话
新闻调查
你对“一键通”了解有多少?
通过新闻了解到一些
我已经用上“一键通”了
我看了这个专题才了解
我是专业人士,很了解
   【投票结果

本投票起止时间:
10月12日-10月19日

你对“一键通”的态度?
很期待
无所谓
不感兴趣
用过再说
   【投票结果

本投票起止时间:
10月12日-10月19日

什么是“一键通”
  一键通,英文缩写为PTT(PushToTalk),又称即按即说,简单地说,就是在手机上实现对讲机的功能。目前这一业务在北美Nextel等运营商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今年初,高通、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等设备商也开始将这一业务介绍到中国...[全文]
名词解释
GPRS
  GPRS是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的缩写,即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是一个无线通信标准,其传输速率为115Kbps;而目前的全球通(GSM)系统的传输速率仅为9.6Kbps。GPRS是专门为了在更大地区内发送数据而设计的...[全文]
CDMA1X
  作为3G标准之一,CDMA1X手机上网的传输速率可达每秒钟144Kb,比现有CDMA产品高出10倍...[全文]
ARPU
  所谓ARPU就是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全文]
 □编后语
  移动运营商和手机巨头们正在大力推动“一键通”的普及,在我国某些地区的部分用户已经提前享受到了“一键通”带来的话费节省及使用方便。暂不论运营商和巨头们此举是为提高ARPU也好,推动新机销售也好,给消费者带来的更方便的使用感受和更便宜的通讯成本是实实在在的。科学技术的进步总是能给生活带来惊喜。
专题策划/制作:马侠麾 电话:(010)85180163-8342 2004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