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巨头"全球统一价"破冰东南亚 中国何如?
文=王小叶 李海
长期以来,大部分国外通用软件公司都实行“全球统一价”的模式进行销售。对人均收入较高的欧美国家而言,这种版权保护的方法还是行之有效的,且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然而,在低收入发展中国家,这种方法不但效果不佳,反而会助长“自发的盗版壁垒”。因为对于消费者而言,实在买不起,盗版便成了他们的唯一选择。 所以,中国软件产业针对盗版发展的现状,一直呼吁国际软件公司放弃现行的“全球统一价”政策。 不过,这一呼吁至今收效甚微。本周,杭州市政府在微软的多次“警告”下,提出了“强制网吧安装正版Windows操作系统”的方案,就再次成为了舆论的关注焦点,而反对微软“全球统一价”政策的呼声也在网上突然多了起来。 其实,中国业界呼吁的这点却在东南亚国家屡屡破冰了。 上周,赛门铁克在泰国推出了低价杀毒软件,其售价仅有英语版的一半。赛门铁克在泰国销售诺顿家庭版杀毒软件已有数年,此次推出的“Norton Antivirus 2004 ”是公司首次进行了泰国语本地化工作的产品。 据悉,泰语版本的“Norton Antivirus 2004”的零售价格大约为25.6美元(1037铢),这包含1年的赛门铁克病毒库升级服务。目前,英语版本的“Norton Antivirus 2004”价格是49.95美元。相应来说,泰语版本仅为英语版价格的一半。 此外,微软也决定了仅以40美元的价格出售泰语版的Windows XP家庭版和Office标准版软件,而事实上,Windows XP家庭版和Office XP的全球统一价格分别是199美元售价和399美元。 而在马来西亚,今年年初微软就推出了不少低价软件政策。 为什么跨国软件巨头能在东南亚放弃高昂的强硬姿态,而在中国则动作缓慢呢? 业内不少人士认为,这与东南亚国家的策略大有关系。 去年8月,泰国政府率先在低收入人口中普及“信息,通讯和技术工程”,这是一项旨在普及电脑应用的项目,另外,泰国政府同时还放出有意选择Linux开源软件的信号,这进一步使微软产生了避免丢失泰国市场的心理。 对此,Gartne就认为,开放源代码软件、盗版以及政府对PC普及的扶持政策是微软公司在东南亚国家做出让步的重要原因。Gartner亚太公司的首席分析师马丁说,很明显,这是为了让人们使用正版Windows软件,微软公司已经在泰国做了尝试,对试验结果相当满意。 很遗憾的是,微软一直未在中国做类似的测试,从消费能力的角度上来看,中国也并不比泰国和马来西亚的人均收入高。 所以,我们恳切的希望,当国际软件巨头不遗余力地推行“正版化”、呼吁法律保护正版的同时,也考虑一下如何降低用户的接受成本,并使软件产品的价格真正能够符合或逼近当地消费水平。在软件巨头“全球统一价”模式破冰东南亚的时候 ,中国何日能享此厚待? 我们期望看到的现实是,中国软件行业能象手机行业,国外品牌与国内品牌的价格差逐渐缩小,逐步让消费者真正能从心理上和物质条件上双重接受。[阅读全文]
在国外,很多跨国的大软件公司都实行全球统一价格体系,这个价格是根据全球销售最好的市场为依据制定的。对公司来说,制定这样的价格体系,不会影响到公司的主要业绩,而管理起来又相对方便,对人均收入较高的欧美国家而言,这种版权保护的方法还是行之有效的,且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然而,在低收入发展中国家,这种方法不但效果不佳,反而会助长“自发的盗版壁垒”。因为对于消费者而言,实在买不起,盗版便成了他们的唯一选择。
微软降价原因调查:是市场行为还是全球价格松动?
微软的产品价格一直被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所诟病,尽管如此业内专家认为微软的全球统一价格策略不会因为地区市场的经济发展水平而改变,毕竟亚洲(不包括日本)的市场份额太小,不足以影响其全球决策。 岂能作壁上观 2月26日,著名的开源组织OSDL执行长Cohen在中国对记者表示,微软不会坐视Linux的发展,会考率用户的需求参与这个市场。当然,微软目前更多担心的是Linux所鼓吹的廉价和安全,微软中国对此应该感受很深。由于价格因素,微软无缘北京政府采购,同样由于价格原因,微软在中国一直背负着不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一意孤行的骂名。 随着IBM等竞争对手推动Linux发展带来的竞争压力,加上政府和企业对微软产品安全性和依赖性的担忧,微软公司岂能坐以待毙,作壁上观。近期,微软在亚洲不断采取变相手段降低部分产品价格,逐渐在争取地方市场的认可。 很快,微软3月3日与马来西亚政府达成协议,将向马来西亚的低价PC提供WindowsXP家庭版及MicrosoftWorks套装软件。目前微软正在向马来西亚的用户提供一个低价位的WindowsXP捆绑软件。微软声称,“我们承诺将继续与各国政府合作,推出适合各地情况的软件服务计划,满足民众们的需求。” 改变全球价格策略? 微软近日声明,为了应对开放代码软件在海外市场的攻势,微软已经制订了新的软件捆绑计划,准备在部分海外市场适时推出。值得注意的是,微软最近的降价策略是针对地区市场和区分用户的,有些产品采用的是修改版,也就是说变相降低价格。不过微软公司一直否认改变全球统一价格策略,有业内人士同样认为,亚洲(不包括日本)的市场份额占微软全球的比例很小,微软公司的全球统一策略不会因为地区市场的经济发展水平而改变,目前微软全线产品还是主要参考美国市场定价。他认为,这更多的是争取地区客户的一种市场手段。 Garter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微软价格体系松动的一个信号,但是更多的是为了争取亚洲地区的客户,尤其满足政府客户的需要。表示质疑的微软内部人士称,“这对微软来说将是一项革命,但我怀疑是否真的可能执行。中国人均收入是美国的1/10,那微软产品就要定为美国市场价格的1/10,这并不现实。而且以微软巨大的市场占有率,采取这种定价毫无必要。” 前微软中国总裁唐骏曾经对笔者表示,不同于硬件有运费等因素,由于软件本身的特点,软件价格全球必须统一,这是国际性的规范,任何一家软件公司都是一样。此外中文版本变成英文版本目前技术上也是很容易的,如果地区价格差异很大,造成软件返销回美国不是没有可能的。而且不同国家还有反竞争法的约束,微软的全球统一价格不是能够轻易改变的。 [阅读全文]
支持方观点:
反对方观点:
1.微软降价,普通用户可以用到便宜而且功能稳定的微软软件。
2.减少盗版,维护正常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3.商业用户和政府可以减少办公成本,加速办公自动化发展
4.使捆绑微软软件销售的台式机降价,加快电及普及步伐
2.微软降价后,会给国内企业造成生存危机,在竞争上更处于被动局面
3.微软降价后,价格对于国内普通消费者来说还是太贵,没有任何意义,微软此举只是向政府示好,以期将未来的反垄断案化于无形
谁来主导微软在大陆降价
微软近期降价事件一览
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