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也许,任何试图探询戴尔“让贤”原因的努力几乎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戴尔比任何人都清楚谁是这项战略决策的最终承担者,更何况,任何探询都只能获得部分的真实,或者说,只是部分地接近真实。但让人不产生联想也是不可能的。比如说在中国“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告诉你一个缺失的戴尔》、比如全球个人电脑市场增速的放缓超过戴尔的想象、比如进军新产品领域的屡败屡战、比如长期以来戴尔备受质疑的企业文化。前提是,如果戴尔的决定是基于过去而不是基于将来的话。
|
|
企业文化缺失
戴尔相信问题一旦被发现就应该立刻予以解决,不得推委,不得找借口。戴尔说:“这里没有什么‘狗把我的家庭作业吃了’之类的借口。”戴尔希望所有管理人员都能密切关注每一美分的经营成本———并将之转化为至少25美分的经营收入。[详细]
|
|
|
重塑管理偶像
戴尔能从个人计算机神童晋级为企业管理偶像吗?戴尔公司还能像过去数年那样高速不停歇地向前发展吗?问题的答案是,戴尔必须培养新一代的领导人,罗林斯以及意识并承认了这一点,他说在压力不断加大的环境下,培育新人是一大挑战。戴尔本人呢?我们愿意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他的“让贤”。[详细]
|
两位领导人角色转换
|
知情人士透露,戴尔和罗林斯的角色转换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罗林斯一直在处理戴尔公司的日常事务,而戴尔则把主要精力放在考虑公司的战略计划上。这次公开宣布只不过正式确认了罗林斯的位置。公司将继续保持戴尔、罗林斯建立的商业模式。从商业连续性来看,这次人事变动并不意味着很大的变化。[详细]
|
|
|
 |
■
网易科技报道/整理 |
|
6月16日香港金钟道88号万豪酒店,股东大会散后,谨言慎行的王晓初,在熙攘的记者群前也停下脚步,强调关于“四合二”传闻从未获官方咨询的通知,并表示不会对固话产生兴趣。
|
|
权力交迭平稳对公司有利
“看过迪斯尼所经历的骚动,(戴尔公司)这种平静的权力交替更是值得赞赏。”Bear
Stearns的分析师Andrew Neff表示。Neff称,戴尔的辞职会为投资者带来信心,因为罗林斯将不会离开这家公司,转而担任其它公司的CEO.
“迈克尔为人非常可靠,同时他也不喜欢把所有头衔都揽到自己头上。”美林公司的分析师Steven
Milunovich表示,“他和凯文都有足够的能力,而且他们都乐于一起工作。”[详细]
|
|
|
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寻找并任用能够带领企业更上一层楼的新领导者,不仅对企业的成长有利,对戴尔本人也是好处多多。他可以继续从企业的成长中获利,也同样乐于看到自己创办的企业有更大的发展、更美好的前景,做成像通用那样的“百年企业”。
想做“百年企业”的企业家,中国也有不少。我们不时会听到企业家们雄心勃勃展示自己的“百年大计”,却也常常看到不久前还红红火火的企业轰然倒下,昙花一现。企业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用成长为令人尊敬的“百年企业”也有许多因素,但其中企业的领导者无疑至关重要。有机构专门对通用做过研究,发现在100多年里,通用的领导人也换了近十个。最难得的是,每一个领导者都很好地顺应了他所处年代的市场趋势,是那个时代企业界中的佼佼者。而当他不适应的时候,通用总是果断的发现、启用更优秀的领导者。[详细]
|
|
|
|
|
|
凯文.罗林斯简介 |
现年51岁。1993年,罗林斯是贝恩管理咨询公司一名咨询顾问,帮助戴尔公司策划了第一个长期发展计划,之后,以咨询顾问身份,帮助戴尔从一系列的经营失误中走出,包括失败的笔记本电脑推广活动以及损失惨重的货币交易方面的尝试。
1996年,罗林斯聘任戴尔公司战略副总裁,负责北美地区的销售业务。
2001年,罗林斯升任公司总裁。
2002年4月,罗林斯提出一项新的宏伟计划:在未来5年内,把公司的营业收入翻一番,使其达到600亿美元。
2004年7月16日,罗林斯走马上任戴尔首席执行官,并兼任总裁。
|
【发表评论】
戴尔仍然保留董事长的职位,这非常类似于4年前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的辞职举动,这是顺应公司成长需要的明智之举。但公司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随着7月16日股东大会上两人交接仪式的正式进行,罗林斯被提名加入董事会,人们还是希望看到戴尔公司的某些变化。至少喜爱历史的罗林斯在企业文化的建立上,比戴尔有更多计划,次前在一定范围内,他也已经开始致力于这项工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