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年前,在满世界的宣传中我们的眼前被描绘出了一个美好的面面,那就是当你刚刚走到门口,门就会自动打开,家中的照明灯随即点亮,空调也悄然启动并调到预先设定的最佳状态……这就是蓝牙技术(Bluetooth),这个以公元10世纪统一丹麦和瑞典的一位斯堪的纳维亚国王的名字命名的技术被描绘出了神奇的前景:手机与耳机之间不再需要连线;个人计算机,主机与键盘、显示器和打印机之间可以摆脱纷乱的接线;在更大范围内,电冰箱、微波炉和其他家用电器可以与计算机网络的连接,实现智能化操作。那时我只想说:蓝牙,我好喜欢你。
在1998年5月,五家世界顶级通信/计算机公司:爱立信、诺基亚、东芝、IBM和英特尔经过磋商,联合成立了蓝牙共同利益集团(Bluetooth
SIG), 目的是加速其开发、推广和应用。此项无线通信技术公布后,便迅速得到了包括摩托罗拉、3Com、朗讯、西门子还有微软等2000多个公司的一致拥护,除了许多世界最著名的计算机、通信以及消费电子产品领域的企业,甚至还有汽车与照相机的制造商和生产厂家。并且到2001年下半年各大手机厂商纷纷推出蓝牙新品,似乎曙光在前,蓝牙很快可以连接全世界。但是,2002年以后,现在我们很遗憾地发现市场上能找到的蓝牙产品实在少得可怜,也贵得可以,蓝牙技术到底怎么了呢?经过这么多年的等待,我开始怀疑蓝牙究竟还能走多远?[相关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