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图集 | 相关图集 | 相关图集 | 入选理由 | |||
![]() |
![]() |
![]() |
K-8教练机研制成功,开创了我国走国际合作之路研制先进飞机的先例。 |
为了开发新一代装备先进的喷气初级教练机,1982年洪都集团公司成立了教练机方案组,开始研制新一代国产初级教练机。通过广泛的国内外需求调查,结合中国具体情况,洪都集团提出“提高训练效率,降低训练费用”的研制思路。1986年,由于巴基斯坦使用的美国教练机寿命到期,需要更换新机,通过有关渠道表达了和中国合作研制教练机的意向。于是中巴两国一拍即合,由双方出资建立合资公司,巴方占股份的25%,并负责生产前机身等部位,而飞机的设计和主要生产都在中国,由两国共同发展K-8“卡拉昆仑”(Karakorum)初级喷气式教练机。1987年7月,K-8教练机正式开始具体设计。 研发方案设想 洪都集团公司在研发K-8之初,就提出了“高低速兼顾、良好的机动性能和失速特性、良好的视野和舒适的座舱环境”等具体设计计划,并确定了综合利用当今世界现代高科技技术为K-8研制的基础,而非一味像其他军机那样强调自力更生。因此K-8初生时,已经大量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成熟技术。 K-8飞机的基本技术要求是:可全程用于中级飞行训练,能完成所有初级训练科目和部分高级训练科目;飞行员经过K-8飞机训练后能够直接驾驶歼-6、强-5、幻影Ⅲ/Ⅴ 等作战飞机,经过一段高级训练后可驾驶F-16、幻影2000等先进作战飞机;飞机本身具备一定的作战能力。 在初期的设计任务中,中巴两国设想飞机的主要部分采用西方的最新航空科技,同时,根据巴基斯坦空军的提议,巴方的配置方案选择马丁·贝克座椅、美国的电子飞行仪表系统、仪表着陆系统、塔康导航系统及电台等国际航空市场上的成熟产品,还与美国宇航设备公司合作配装了高效环控系统,与美国盖瑞特公司合作设计进排气系统。 K-8飞机被定性为基础/高级喷气教练机,采用两侧进气、下单翼、阶梯式串列双座舱、正常尾翼及前三点起落架布局,具有较高的机动性、宽阔的速度包线和较长续航时间。该机从开始设计,就与国际航空工程接轨,按照现代军用教练飞机的可靠性及可维护性标准进行,尤其是飞机的发动机、飞行员的救生系统和地面滑行系统都具有很高的可靠性。K-8飞机将装备先进的航空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可以承担对飞行员的全部基础训练和部分高级训练任务,包括起落、空域特技、航行编队、仪表飞行、夜航、螺旋飞行等训练科目,而且还可以担负武器使用训练任务。 在具体设计制造工作中,洪都飞机公司广泛采用了计算机辅助工艺管理技术,解决了下大梁、后机身初装、垂尾型架、返修等许多重大技术问题。K-8是我国首次全面开展可靠性维护性设计的飞机,合理的气动布局及先进成熟的机载设备使教-8具备多项优良的飞行品质与性能,如速度范围宽、机动性能好、航行时间及航程长等。[详细] |
K-8教练机主要型号 | K-8教练机优越性 | K-8教练机发展现状 |
洪都集团简介 | |||
K-8E:调整了飞机的总体布局,对前后舱仪表板和操作台重新设计,对通信系统、导航系统、仪表系统、火控系统和电气系统进行改装,对燃油系统、操纵系统、环控系统、液压系统、起落架系统结构进行设计改进。 |
1,K-8具备优良飞行品质,中低空、中低速性能和机动性好,续航时间在4个小时以上,作为一架小飞机实在难得。 |
2009年9月6日,中航工业洪都股份公司与中航技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在南昌签订了向亚洲某国出口K8飞机及总装试飞建线合同,该项合同包括60架K8飞机。 |
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是以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核心企业组建的大型企业集团。其前身是南昌飞机制造公司,曾用名国营洪都机械厂,创建于1951年,是国家“一五”计划156项重点工程之一。经过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艰苦创业,已经成为我国教练飞机、强击机、农林飞机、海防产品、片梭织机、摩托车及发动机的生产基地,是集航空产品和机电产品科研、生产、经营一体化的高科技企业集团。 |
查看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