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 | 历史图集 | 历史图集 | 入选理由 | |||
![]() |
![]() |
![]() |
22年后的今天,我国移动通信业已经拥有了全球最大的网络覆盖、较优质的网络质量、最庞大的用户群;影响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每个角落。 |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曾经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对于那个时代的人们来说,固定电话还是生活中的奢侈品,更无法想象若干年后人手一部甚至几部手机的景象。 20世纪80年代的广东,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当时,与之相邻的港澳地区已经引进了模拟移动通信系统,而内地还没有移动通信网络。许多投资商来到广东之后,手中的“大哥大”只能处于闲置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广东经济的发展。 为了满足外向型企业对移动通信的迫切需求,在一个由三间厕所改造的办公室内,早期的移动通信建设者开始了艰辛的研究与创业工作。 1987年,成为中国移动通信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一年。这一年的11月18日,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在广州召开,在开幕式上,当时的广东省副省长叶选平接通了900兆赫TACS蜂窝移动电话,此次通话被称为“神州第一波”。 从此,我国内地进入了移动通信规模化商用的阶段,移动通信开始逐渐走向大众生活,走入各行各业。移动通信网络在珠三角地区的开通和发展,满足了外向型企业的紧迫需求,并由此使得一批合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沿海地区落地扎根。 随后,重庆、北京、辽宁等省市先后开通模拟移动电话网,移动通信开始逐步走进中国人的生活。这一时期,全国移动电话年增长率一直超过100%,但移动通信的整体规模仍然只占整个通信业比重的很小一部分,仅仅是固定通信的补充和延伸。[详细] |
移动通信的发展反映中国电信业巨变——专访工信部陈如明 |
|||||
|
什么是移动通信? |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介绍 |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介绍 |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介绍 | |||
移动通信是移动体之间的通信,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车、火车、轮船、收音机等在移动状态中的物体。移动通信系统由两部分组成:(1) 空间系统;(2) 地面系统:①卫星移动无线电台和天线;②关口站、基站。 |
第一代移动通信卞要采用的是模拟技术和频分多址(FDMA)技术。由于受到传输带宽的限制,不能进行移动通信的长途漫游,只能是一种区域性的移动通信系统。第一代移动通信有多种制式,我国主要采用的是TACS。第一代移动通信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容量有限、制式太多、互不兼容、保密性差、通话质量不高、不能提供数据业务和不能提供自动漫游等。 |
与第一代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相比,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了数字化,具有保密性强,频谱利用率高,能提供丰富的业务,标准化程度高等特点,使得移动通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从过去的补充地位跃居通信的主导地位.我国目前应用的第二代蜂窝系统为欧洲的GSM系统以及北美的窄带CDMA系统. |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在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演进的以宽带CDMA技术为主,并能同时提供话音和数据业务的移动通信系统。TD-SCDMA技术方案是我国首次向国际电联提出的中国建议,是一种基于CDMA,结合智能天线、软件无线电、高质量语音压缩编码等先进技术的优秀方案。 |
查看全部 |